木琴(Xylophone)與馬林巴(Marimba)同屬一個家族,屬于鍵盤打擊樂器.上個世紀80年代以前我國普遍應用歐式木琴(梯形木琴),這種木琴與中國的揚琴音位排列很相似,有3組半音域。80年代初馬林把傳入我國(與馬林巴音板排列一樣的木琴也一起進入我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們喜愛這種樂器,但是眾多的人搞不懂什么是木琴,什么是馬林巴,它們到底有什么區別?目前,世界上對于這兩種樂器的劃分有較明確的規范,木琴就是木琴,馬林巴就是馬林巴,不能把木琴叫馬林巴,也不能把馬林巴叫木琴,更不能叫馬林巴木琴。為了使大家更好的辨認,我總結以下六點來區分木琴與馬林巴,供大家參考。
1、形狀區別:木琴音域比較窄體積就比較小,而馬林巴音域比較寬體積就比較大,同樣都是四組音域,木琴與馬林巴的體積差別就比較大。
2、聲音區別:木琴因音域比較高,它的聲音聽起來清脆明亮,穿透力很強,而馬林巴的音域比較低,它的聲音聽起來比較渾厚圓潤,也很低沉。
3、音域區別:木琴的音域一般有3組、3組半、4組音域,也有4組半音域的大木琴,在五線譜上,木琴的高音是在高音譜表上加5線上面的C音,從高音C往下排列,3組音域的低音是在高音譜表下加一線上的C音(中央C),3組半底音是下加三線上的的F音,4組低音是在低音譜表第二間的C音,4組半低音是在低音譜表一線下面的F音。馬林巴一般有4組、4.3組、4.6組和5組音域。它的高音是在高音譜表上加兩線的C,從高音C往下排列,4組低音到低音譜表下加兩線的C,4.3組低音在低音譜表下加三線上的A,4.6組低音在低音譜表下加四線上的F,5組低音是在低音譜表下加五線下面的C。木琴比馬林巴高一個八度,它的實際音高的位置與記譜一致,而馬林巴在演奏時要比記譜低一個八度來演奏。
4、琴槌區別:木琴一般用比較堅硬的槌來演奏,槌頭是不包線的,而馬林巴的槌相對要軟一些,并且槌頭用毛線纏繞,用于馬林巴演奏的槌品種和型號很多,其質地的軟硬程度差別也很大。
5、音板區別:木琴的音板比較窄,一般高音和低音的音板寬度是一致的,有的木琴高音和低音的音板寬度會有些差別,但寬度的差別也是不大的。而馬林巴的音板就比較寬,其高音的音板與低音的音板寬度差別比較大,大型馬林巴的低音的音板要比高音寬出一倍左右。
6、共鳴管區別:木琴因音域比較高共
鳴管就比較短,4組音域木琴的低音共鳴管長度在33厘米左右,而且管子直徑比較小。而小型號的馬林巴低音的共鳴管長度在69厘米左右,共鳴管的直徑也比較大。
現有的馬林巴琴是一種鍵盤類打擊樂器,音色圓潤通透,在滿足演奏欣賞的同時,也很適用于青少年的音樂啟蒙。目前的馬林巴琴分為兩部分,下方是不銹鋼架及共鳴管,上方為木質音板,琴架中部有橫梁,每一個音板都對應一個共鳴管音板的音越高的琴板所對應的共鳴管越細且短,音越低的音板所對應的共鳴管越粗且長。上方的音板一般都采用玫瑰木和非洲紫檀這兩種木材,玫瑰木有亞洲玫瑰木、非洲玫瑰木、美洲玫瑰木(洪都拉斯玫瑰木)等。每個音板按照鋼琴琴鍵的排列方式依次排開,依靠尼龍繩和兩邊的木架支撐。演奏時依靠木質或竹質的琴槌敲擊演奏。但是現有的馬林巴琴成本高,制作周期長,效率低,體積大且不便于搬運,同時每一架成品琴都不能保證音色等完全標準或相同,音板的定音等制作全靠純手工。
另外就是已有的電子類樂器,大致可以分為兩種:鋼琴式演奏,架子鼓式演奏,要么是單一的旋律彈奏,要么就是單一的打擊演奏,而馬林巴是一種鍵盤類旋律打擊樂,以上的兩類電子樂器都無法滿足馬林巴琴的演奏需求。更多馬林巴價格資訊繼續關注本網站,歡迎您在線咨詢。